南極,一個極度美麗又極度神秘的世界。
20世紀初到第一次世界大戰前,人類先后征服了南磁極和南極點,其間涌現了不少可歌可泣的探險家,是當之無愧的“英雄時代”。1901年,英國斯科特船長領導的探險隊,乘坐雪橇抵達南緯82°7′,東經163°30′處,完成了一系列科學觀測工作。
20世紀初到第一次世界大戰前,人類先后征服了南磁極和南極點,其間涌現了不少可歌可泣的探險家,是當之無愧的“英雄時代”。1901年,英國斯科特船長領導的探險隊,乘坐雪橇抵達南緯82°7′,東經163°30′處,完成了一系列科學觀測工作。
一個月后,斯科特船長的探險隊也歷盡艱辛到達南極點,卻不幸在南極大陸遇難,即使在生命的最后一刻,他們還保留著十多公斤的巖石標本,寫下了南極探險史中最可歌可泣的篇章。
在僅一百年的時間里,已有40多個國家在南極建立了100多個科學考察站,其中包括中國長城站、中山站、泰山站和昆侖站。2018年2月7日,中國第五個南極科考站——羅斯海新站順利奠基。南極,似乎不再那么遙不可及。今天,鳳凰網旅游邀請剛剛結束南極之旅的旅行達人徐可意,跟隨前人的步伐,懷著敬畏的心探索這片至今未被開發、未被污染的潔凈大陸,與大家分享一次震撼的南極之旅。
南極之旅,是一場值得終生銘記的修行。任何美好的風景都不易到達,南極也是如此。從地理上看,南極洲距南美洲最近,但中間相隔的970公里是號稱“魔鬼海峽”、“死亡走廊”的德雷克海峽。這里常年西風勁吹,風急浪高是常態,在長達40個小時的劇烈顛簸中,一半以上的乘客都遭受暈船的痛苦。德雷克海峽就像神秘南極大陸的守護神,以狂風巨浪守衛著這片原始之地,讓人類在付出無數艱難和代價之后,才能一睹它的容顏。
因為目的地的特殊性,游覽南極沒辦法像常規旅行那樣在冰雪世界里隨意行走,旅途的大部分時間是在郵輪上度過的。但這并不代表南極之行不如預期般美妙,因為郵輪的開放甲板本身就是相當好的觀景臺。你也有機會乘坐沖鋒舟進行巡游和登陸,與南極來一次零距離的接觸。即便是在沒有任何景點景區的“白色荒漠”,南極之旅永遠不會讓你覺得單調和乏味。
(點擊上方標題閱讀全文)
當郵輪穿過讓人聞風喪膽的德雷克海峽,便迎來了如湖水般平靜的水面,“劫后余生”的船友們紛紛跑上甲板,飽覽四周的島嶼和漂浮的冰山。此刻,我們終于可以離開船艙,與南極來一次親密接觸。
坐上飛速前進的沖鋒舟,我們向中國南極長城考察站進發,游客得以近距離感受南極的色彩。在整個探險旅程中,我們都將以冰雪為伴。如果說人類對美好與震撼有一萬種解讀與贊嘆,那么南極的冰川便有十萬種姿態突破想象,讓你折服于大自然造物的深厚功力。
(點擊上方標題閱讀全文)
在南極地區,現已發現約有1億多只企鵝,占世界海鳥總數的1/10,是南極最具特色的動物之一,稱得上這片樂土的原住民。企鵝的生活空間與人類世界相去甚遠,登上南極的陸地,企鵝們看著我們有些發懵,如果恰逢它們的換毛時期,最常見到的景象便是企鵝們三五成群地呆立于前,一站就是幾個小時,仿佛思考鵝生。
除了企鵝,在南極的時光中還有機會看到更多可愛的生靈:海豹看到沖鋒艇,昂起頭翻了個白眼;南極海狗為了爭奪交配權,互相爭風吃醋;金圖企鵝為了躲避豹捕獵,倉皇逃竄;小須鯨三兩成群,不時噴出水柱提醒旁人自己的存在……在突破人類生存極限的地方,它們以各自的節奏和音高協奏著,奏出一篇只屬于南極的交響樂章。
(點擊上方標題閱讀全文)
勇攀高峰,去看世界,目擊飛鳥振翅的姿態。
判天地之美,析萬物之理。
鳳凰網旅游每天為你推送資深旅游編輯,全球旅行及生活方式達人親身體驗后的旅行分享、實用指南,帶你了解不同目的地的生活方式。
極致旅行體驗,盡在鳳凰網旅游。
鳳凰網旅游頻道
內容合作:all_travel@ifeng.com
微信:travel_ifeng
微博:weibo.com/travelifeng